省份
  • 2025年自學考試倒計時
    2025,10,25
  • 2025年自學考試倒計時
    2025,10,25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- 自考 - 備考 - 自考問一問

自學考試背不出來怎么辦?

2024-04-27 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

【導語】自學考試背不出來需要考生合理安排時間并提高效率。如果考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,并且愿意努力學習,認真制定好各個科目的學習計劃,一次性過四科不是沒有可能的,一次性過四科固然是有一定難度的,但是只要你肯努力,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了。

自學考試背不出來怎么辦?

1、合理安排時間

一般來說,上午9-11時、下午3-4時和晚上7-10時為佳記憶時間。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,效果較好。

除了整段的時間,記憶的時間節(jié)點也很重要。很多同學每天睜眼后的件事和閉眼前的后一件事大概都是玩手機。但事實上,這種做法等于浪費了記憶黃金時間去做了一件休閑的事情,每天睡覺的前后以及復習不同的學科轉(zhuǎn)換思維的節(jié)點都是記憶的黃金時段。

比如午睡前,大家快速的背誦一道論述題,然后再睡覺,睡醒后火速再翻一遍。再比如,你每天晚上睡覺前,可以躺在床上,在腦子中過一遍今天背過的知識點,第二天早起再過一遍,這樣你相當于一天記憶了三次,效果一定會比記憶好。

2、提高效率

凡事都是有訣竅的,掌握了關鍵點也就可以節(jié)省時間、提高效率。首先就是要注意集中注意力,做到聚精會神、專心致志,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,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容易遺忘。

如果精神渙散,一心二用,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。在高度關注的前提下,理解是記憶的基礎。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牢、記得久,僅靠死記硬背,則不容易記得住。對于重要的學習內(nèi)容,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誦相結(jié)合,記憶效果會更好。

3、溫故而知新

從孔子時期就在發(fā)揮作用的“溫故而知新”就是一條歷久彌新的背誦指導信條。短短五個字的作用不僅在于規(guī)勸學子多讀書,更是透露了一項學習的重要方法——溫故。多次閱讀和復習自然可以讓你對內(nèi)容更為熟悉深刻,在記住的基礎上,多記幾遍,達到熟記、牢記的程度。重復是記憶的基礎。

當然,“溫故”也要有技巧可言。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,對剛學過的知識,趁熱打鐵,及時溫習鞏固,是強化記憶痕跡、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。之后也要不斷進行嘗試回憶,記憶有錯誤及時糾正,遺漏的知識點及時彌補,使學習內(nèi)容難點記得更牢。閑暇時經(jīng)?;貞涍^去識記的對象,也能避免遺忘。

自考一次過4科難嗎?

難的。如果考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,并且愿意努力學習,認真制定好各個科目的學習計劃,一次性過四科不是沒有可能的,一次性過四科固然是有一定難度的,但是只要你肯努力,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了。

自考應該如何備考

一、考試大綱很重要

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命題工作由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統(tǒng)籌安排,分級管理,實行全國統(tǒng)一命題、省際協(xié)作命題、省級命題三級命題體制。命題必須以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頒發(fā)試行的或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頒布的課程自學考試的大綱為依據(jù)。

所以了解考試大綱很重要,教材所有知識點都會分散在各個章節(jié),考試大綱包含了教材大部分知識點的章節(jié)。所以復習前請了解考試大綱。如果有人不知道可以后臺關注回復考試大綱。

二、做題強化真的有用

這里說的做題強化不是大家高中年代的題海戰(zhàn)術,要真正的了解題目,掌握題目,不是說題目做完,對下答案就不管的那種。正確的強化題目要在對過答案之后把錯題和蒙對的題采集起來,隔一段時間就翻出來再做一遍。這樣強化下去,絕大部分題目都不會再錯了。

三、考前1個月最關鍵

大家可以根據(jù)自己報考的科目數(shù)量,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。比如一次報名四科:一個科目安排4天復習時間,前三天理解并背誦重點知識,知識點熟記了以后,第四天就再強化一下這科的題集,對于做錯的題目要記錄在小本子上,考前再翻看下,溫故下!

自考學位根本沒用?

答案是肯定有用。學士學位是代表了畢業(yè)生達到了規(guī)定的學術水平,可以授予學位。而且學士學位的價值要高于畢業(yè)證書,而且,有了本科的學位證書后,可以直接申請在職碩士學位,如果有的自考本科畢業(yè)生,有考在職研究生的打算,并且希望拿到碩士學位證的話,是需要有本科學位的。

1
意向表
2
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
3
查看評估報告
1、年齡階段

2、當前學歷

3、提升學歷目標

4、意向?qū)W習方式

報考所在地
*
*
*
- 聲明 -

(一)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(diào)整與變化,本網(wǎng)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

(二)本網(wǎng)站在文章內(nèi)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(zhuǎn)載稿,免費轉(zhuǎn)載出于非商業(yè)性學習目的,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對內(nèi)容、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。

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(tǒ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