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美申請大不同
2025-04-06 11:56:33 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
英美申請大不同,相信這個問題是許多正在準備留學的同學關(guān)心的一個問題,那么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,感興趣的您趕緊往下了解吧。
大部分學生在申請的大學的時候會優(yōu)先考慮美國和英國,畢竟無論是整體教育質(zhì)量還是學術(shù)成就,美國和英國的大學總是遙遙領(lǐng)先其他國家。美國大學和英國大學普遍都接受的高中課程類型包括AP、A-level、IB。
這其中AP屬于美國本土課程,A-level是英國自己的體系。對于國際生來說,普高課程的成績不能直接用于申請英國大學,一般都要疊加A-level的科目考試。相比之下,美國大學更能接受“國際化的”成績單,因為所有的國際生都可以通過其SAT考試來證明自己的學習能力,不分國界。
02、英美申請系統(tǒng)及文書區(qū)別
英國大學和美國大學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系統(tǒng),通俗一點來說,就是兩個長得完全不一樣的網(wǎng)站。英國的UCAS系統(tǒng)非常簡單明了,除了個人信息之外,真正需要寫作的部分就是一篇Personal Statement(個人陳述)。
而美國的common application/UC系統(tǒng)就顯得繁復很多,包含個人信息、家人信息、活動頁描述、獎項頁面描述、personal essay主文書和各種補充文書等等。簡言之,英國系統(tǒng)在意的問題是“你有多少能力?”,而美國系統(tǒng)傳達出的信號是“你是誰?”
這兩個迥異的問題決定了英美申請中截然不同的重點。
英國大學申請中需要學生明確自己的專業(yè)與學院,錄取后換專業(yè)或?qū)W院的可能性很小。這意味這學生需要在自己的personalstatement中表明自己對于所選專業(yè)的理解、積累、看法。
如果你是可以個浪漫主義者,可以在文章中融入一個美好的故事,但再動人的情感都不如一番睿智以及符合年齡的學術(shù)性見解。這并不是說要只字不提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活動,而是挑選一些跟專業(yè)熱情相關(guān)的事件寫。
美國大學體系也需要學生勾選專業(yè)與學院,然而入學后專業(yè)幾乎不受限制,轉(zhuǎn)學院也絕非不可能。從題目就能看出,美國大學申請中的personal essay主文書像是一篇創(chuàng)意性寫作,表達自己的人生經(jīng)歷和故事。相比英國的personal statement,它會更主觀、更大膽。
但各位同學切忌“戲過”,不要僅僅為了“博眼球”去選擇一些自己并沒有深刻感受的創(chuàng)作題材,否則會顯得格外幼稚。哪怕只是寫自己生活的城市,只要有獨特的理解和情感,也可以成為一篇極具感染力的文書。
03、英美申請不同理念的根源
有人會問,難道美國大學沒有英國大學看重學術(shù)能力?當然不是!他們只是更看重學生的未來的學術(shù)潛質(zhì),因此更在意“你是誰”這個問題。這點跟美國大學的liberal artseducation理念息息相關(guān),博雅教育強調(diào)一種對于所有事物(the existenceof anything and everything) 的探索精神。
這樣的liberal pursuit很自由、很開明,亦是西方歷史中很古早的高等教育方式。然而,很多申請者混淆了“自由”與“隨便”,這兩者的區(qū)別在于學生本身對自己的認知是否迷茫。
04、文書能通用嗎?
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,“美國大學和英國大學可以用一篇主文書嗎”?一般有學生家長來詢問,TT幾乎總是明確地告訴他們“不可以”,因為我們擔心大部分人都不完全了解以上提到的種種區(qū)別,一旦寫偏便會差之千里。畢竟對于高中生來說,極為少數(shù)人會有明確的學術(shù)熱忱以及對其深刻的感悟。
但我們也常在思考,或許最理想化的一種文書,正是英美主文書看似“不可能”的結(jié)合體。它不是一次精心編排,而是一種極其自然的流露,不過這樣的文書必須匹配一個具有真才實學的申請者才有意義。
正如同哈利與梅根的這場古堡婚禮一樣,跨國的結(jié)合可能會是低潮英美關(guān)系的一次正面刺激,人民的愛戴或許意味著整個溫莎王朝有望在21世紀余下的時間里的順利統(tǒng)治,但真正讓人們難忘和感動的,是兩位新人彼此愛戀的真摯情感。
以上,就是本文的全部內(nèi)容分享,希望能給同學們帶來參考,如果您還有英美申請大不同其他方面的疑問,歡迎隨時在線咨詢客服老師。
>>免費領(lǐng)全球留學白皮書,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、費用、開學時間、含金量<<